青出于蓝
作者:王益明
69年出生的周晓峰显得外向,看上去率性、随和,脸上常常挂着亲切友善的笑容,颇像好脾气的“邻家大叔”。或许是常跑国外和居住在国际大都市——上海的缘故,周晓峰比较洋派,不拘小节,尤其是在“吃穿”两字上,从不奢糜,甚至对自己都有些抠门。
但就是这样一个连自己都抠门的人,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却毫不吝啬,出手阔绰。
周晓峰
2014年9月1日,位于西周华翔工业园区,占地22.6亩,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,开设有15个班,60余名教职工的华翔幼儿园开园。
华翔幼儿园是由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筹建的,总投入2600万元,因为是上市公司的缘故,随后以每年一元人民币的租金出租给西周镇人民政府。
2018年,他又以其母亲赖彩绒的名义,赞助一百万,为西周卫生院购置了一台CT,从而结束了象山农村卫生院没有CT机的历史。
2020年春节,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,口罩、消毒液、等防疫药品都成了紧缺品。在家乡过年的周晓峰初三就匆匆回到了上海,嘱咐华翔在德国的厂方到处搜购,随后分两批捐助给象山县人民政府,总价值120万元。
至于其它,能简则简。
与他的老爸一脉相承,任何时候的周晓峰看上去都是腰板挺直,精神饱满。他是个实干家,却又是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,浑身洒发着信心满满的光芒。他信奉工作之上,一旦工作起来,简直可以用拼命两字来形容。这一点,他把它归结为来自父亲的传承。他说,他老爸当年工作起来也是精力充沛,十分忘我的。
就像是一只忙碌的燕子,他常年在各个分厂间飞来飞去,几乎脚不沾地。2017年,为了解决德国工厂亏损的局面,在短短的二个月里,周晓峰来回飞了24趟。有几次是今天去,明天回。有一次,他甚至没有走出机场,只在机场里开了个简短的碰头会,就匆匆折回。还有一次,他的老爸去上海,其间,特意去了一趟他的公司,却连周晓峰的人影都没见着。一打听,才知道周晓峰前一天去了宁波,第二天将转飞深圳,害得他老爸一叠声嘟哝道:
“怎么会那么忙?连爸想碰个面都这样,何况别人?”
周晓峰(右三)与集团高管合影
自2005年,华翔电子在深圳上市以来,周晓峰就借助资本市场,不断扩张,兼并,常常是母鸡下蛋似的,静悄悄就诞生了一家企业,接着“咕嘟咕嘟”又诞生了一家,为此,父亲周辞美就送给了他四个字——“到处留情。”现在,周晓峰的工厂早已遍地开花。国外的,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罗马尼亚。国内的,则有长春、青岛、天津、沈阳、成都、上海、宁波、广东等地,合计起来,已有一百多家。至于具体数字,有时候,甚至连周晓峰自己都说不清楚,因为有的企业,都有了自己的分厂。而对华翔创始人——周辞美来说,这该是孙子辈的企业了。
周晓峰做事执着、认真,常常具有逆向看问题的思维,也许,正是这执着和认真造就了华翔的不断壮大。2008年,美国次货危机爆发。随后,国家投放了4万亿,刺激经济,机会主义大行其时,很多原本搞实体的企业看到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,利润生猛,都经不起诱惑,纷纷转投干起了房地产。实业倒成了一块闪光的招牌,一帘随风飘扬的幌子。
但周晓峰就是沉得住气,他压根不为所动,依然一门心思捣鼓着自己的主业。“当时,也有人鼓动我们去做房地产,的确很有诱惑力。”但是,冷静下来一想,就不想走入这条道。“如果把钱投到房地产中,也许短期能赚钱,但此时如果遇到一个很好的汽车零部件投资项目,就可能拿不出钱了。”
“我们不赚浮钱、快钱。”直到现在,他仍这么认为。
周晓峰不浮躁。相反,他沉着,有底气,埋头守着自己的一方山水,耕耘着脚下的这一片土地,就像是一枚钉子,深深扎在自己的汽车零部件上。这是他的一生钟爱!
“做任何事情都先得把本职工作做好,不要走偏了。”他常常这么说。似在告诫身边人,又像是在提醒自己。
他很清楚,民营企业,哪怕走错一步,其后果就可能不堪设想。所以,从1994年周晓峰从零起步,不断地扩张、兼并,一直到2019年销售170.93亿,其中没有一分钱来自于房地产。
![](/admin/attached/image/20210126/20210126095473607360.jpg)
周晓峰与国外供应商一起
当年,周晓峰离开邮电局,他的父亲给了他一个已经研发了三年,初见曙光的项目——刹车油壶。并且告诉他:“晓峰,这个项目如果成功了,你就可以自立门户了。”
一年以后,刹车油壶研发成功,他的老爸给了周晓峰一个华翔电子的壳,从此开启了他的汽车零部件人生。
1997年,周晓峰的华翔电子终于成为世界汽车巨头——美国通用公司供应商,从而奠定了华翔电子在汽车零部件领部域里的地位。
2005年,华翔电子在深圳上市,它也是象山工业领域第一家上市企业,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
2018年,华翔集团确立为宁波市千亿级的打造企业,其中,重头戏就是周晓峰的华翔电子。
这其中,尽管离不开他父亲打下的基础,但更多的恐怕还在于周晓峰自己。
或许,这就是青出于蓝。
华翔电子宁波洪塘工业园区厂区
所以,周晓峰更愿意把自己定位在“创二代”的角色,而不是“富二代”。他清晰地知道,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。他常常说:“我们这一代人并不只想停留在老爸们给予的平台上,我们需要与他们有所不同,展示另一个更高的平台。”
传承与发扬,向来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最难克服,又必须克服的其中一大难题。关于这一点,周晓峰看得很清楚。
“我老爸那一代人肯定有许多优点,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,尤其是在精神和企业文化层面的东西,绝不能丢弃。所以,我与我哥的每一家厂区,都有“实干兴业、荣辱与共”这八个大字。我想,这八个字凝结着我老爸的全部心血,必须作为我们华翔的精神脊梁,传承下去。但是,现在所处的时代与我爸当初的时代又有很大的不同。就拿我们所从事的汽车零部件来说,它更新换代的速度更快,科技含量更高,竞争更加激烈。这就需要我们有更高的起点,更广阔的视野,不断地去创新,去研发、去做强、做精。只有创新,才能占领更大的市场,才能使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或许,这就周晓峰的传承观,也是对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认识观。当然,也包括周晓峰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及价值观。
中国的企业,尤其是民营企业,历来信奉大浪淘沙,优胜劣汰。改革开放40多年,有多少民营企业折戟沉沙?华翔,却一直在发展壮大,向阳而生。为什么?这其中,恐怕有着许多值得探索和借鉴的因素。
2020年12月27日,离新的一年倒数4天,上海象山商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,周晓峰当选为上海象山商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,这也是他诸多头衔中的另一个头衔。